基地概览
基地概况
基地动态

基地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地概览 > 基地动态 > 正文

段秋关教授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民主党派党员培训班主讲“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发布时间:2019-06-19   浏览次数:

西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段秋关教授于2019619日上午在国家知识产权培训(陕西)基地会议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民主党派党员培训班带来题目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题讲座,讲座由西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郑辉副教授主持,国家知识产权局民主党派党员培训班的全体学员、西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邱洪华教授和李奕霏副教授以及部分研究生代表聆听了这一场精彩的报告。

主讲人段秋关教授作为文革后北京大学首届法学硕士研究生,是我国法律史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退休多年仍笔耕不辍,一直活跃于理论和实务界,尤其对我国的法律思想史研究有着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力。

讲座伊始,段秋关教授以中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作为切入点,指出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以家庭为本位的宗法等级社会结构、统一大国和中央集权政体等方面的因素,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不断的原因。在这种传之未断,统而不乱的文明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点的传统法律观。段教授指出,所谓传统法律观,是指萌生于殷商、西周,奠基于春秋战国,形成于西汉,成熟于隋唐,普及于宋明,衰落于近代,一直处于思想主干地位并对当代有深刻影响的法律观念;它以封建社会的法律观念为主体,是中华法系的思想基础,也是现今法治建设无法摆脱又可资挖掘、阐发、汲取、利用的思想资源。段教授表示,传统法律观与中国社会的演进相同步,不仅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特色独具,而且其形成与发展也有线索可察,有规律可寻。他强调,中国传统法律观贯穿着一条从礼治法治礼法合治的基本线索。这一基本线索透露出两大重要信息:一是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厚重品格,即和合与统一, 宽容与纳新;二是目标集中且单一,即为了治民”“治吏”“治国


undefined

段秋关教授授课

关于传统法律观的利用,段秋关教授强调,时至今日,传统并未断绝,它仍存于现实社会之中,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实现,正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中,对待传统法律观,要利用优秀资源,切忌全盘否定。其指出,法治中国有其历史根基,主要表现在:墨家的天法信仰是最初的思想启迪;法家的法治理论及其实践是最先植入的根系;儒家的礼制及其理论成就了中华法律体系;黄老的无为而治与大唐法制是中国古典法治的突出表现;正统的礼法合治使古典法治中庸稳定;明清之际的天下之法理论是现代法治的最早启蒙;历代变法改制促进了古典法治的健全;清末修律和五权宪法表现了中国与西方、古典与现代法治的混合、糅合与融合。而与此同时,传统法律观中又有许多消极因素需要扬弃,例如民主思想的缺乏、人权至上观念的缺失、商品经济的匮乏和权力制约的不足等等。另一方面,传统制度与思想包括有不少阻挠法治建设的消极因素与必须剔除的糟粕成分,而它恰恰又与积极、优秀的内容混杂在一起,需要认真地辨别,科学地扬弃。最后,段教授特别强调,历史与当今传统与现实过去与未来,总是在联系中区分,在延续中转化,在淘汰中提升。对两千多年来未曾中断的传统法律及思想进行清理总结反思和研究,不仅是继承历史遗产的学术要求,也是进行现代法治建设的实际需要。


undefined

讲座现场

段秋关教授以朴实幽默的语言,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赢得现场阵阵掌声。讲座结束后,多位学员举手提问,就其感兴趣的问题向秋关段教授请教和探讨,引发了学员深入的思考,此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撰写、编辑:姚宏涛

审核:邱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