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概览
基地概况
基地动态

基地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地概览 > 基地动态 > 正文

“知识产权司法实践”研究生论坛顺利举行 ——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暨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0-04-29   浏览次数:


        为庆祝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宣传周,2020 429日,西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举办了“知识产权司法实践分析”研究生线上论坛。本论坛由西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硕士生导师邱洪华教授担任主持,由西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生实务导师韩畅、宁超老师作为点评人,韦钰琦、王锦叶、李洁、冯一、杜维娜、李宇航、王浩莉七位研究生作为发言人进行汇报,西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王思锋教授参与本次论坛并致词,共有来自校内师生和校外社会人士的50余人参加了此次线上云端学术论坛。

    首先,邱洪华教授代表论坛的主办方,对各位老师、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向线上观众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举办背景、组织形式及点评嘉宾。

    韦钰琦同学的报告主题为:《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纠纷》案例综述,综述从引言、司法实践基本情况、案例具体分析三方面展开,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方法,具体介绍基本概念、法律规定、案件地区分布、案件审级与时间分布案件审理结果、概念厘定争议问题裁判标准等内容。实务导师最后做出点评,认为这一选题合理,研究方法到位,但建议在具体分析时把握最新实践动态,选取最新法律规定加以研究。

 王锦叶同学汇报的主题是发明专利临时保护期使用费案例检索分析,希望通过对实务案例的观察指出临时保护期使用费相关纠纷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点。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发明专利临时保护概述、临时保护期使用费的案例考察以及企业实务启示。其中比较关键的内容有两个部分,一是临时保护期使用费的适用条件问题,包括专利的有效性、适格的请求权主体、以及临时保护范围的确定等;二是临时保护期使用费应当如何确定的问题,包括使用费与专利侵权赔偿的关系以及法院在确定使用费时考量的因素。实务导师提出点评意见,包括在临时保护范围变化问题中存在的理论和实务差距,指出实践中常出现的是保护范围缩小的情形而非扩大,导师还指出日后可以在使用费确定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包括近几年法院对于使用费的确定问题较之前所产生的变化。

    李洁同学汇报的主题为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损害责任纠纷案例综述,汇报从法院的裁判文书出发,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部分展开:(一)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的内涵;(二)规制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必要性;(三)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的认定;(四)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的表现形式及赔偿方式。通过对我国三大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审理审理的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司法实践中认定构成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要件一般有四个:违法行为(不法行为)、过错、损害及因果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行为人主观“恶意”的认定;其恶意诉讼行为主要通过权利瑕疵、虚构事实、恶意保全和重复诉讼等体现出来,一旦认定构成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原告即可请求法院判处对方当事人赔偿经济损失。实务导师认为报告选题较好,具有现实意义,并提出可以站在不同当事人的角度,全面考察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不同情形。

    冯一同学报告的主题是确认不侵害商标权案例综述,首先对此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对审理法院级别分布、地域分布、时间分布等情况进行了分析说明。之后总结了确认不侵害商标权案件主要的争议焦点和适用法律情况。最后总结了法院判定不侵害商标权主要的认定理由,并举例进行具体阐述。实务导师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杜维娜同学的汇报主题是:因申请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损害责任纠纷案例综述,实践中法院虽然对该类责任成立的归责原则看法不同,但对于责任成立的观点非常一致,都认为因申请海关知识产权措施给被扣货物权利人造成损害即应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法院对责任范围的认定各有不同,原被告双方的诉讼重点均在于对责任范围的讨论。实务导师认为该案例汇报结构框架比较完整,逻辑较为清晰,同时从案例检索条件等方面提出了研究的完善观点。

    李宇航同学的主题为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奖酬纠纷,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职务发明创造的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纠纷在司法实践中的地区分布及时间分布情况,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审判实践中法院的裁量要点。其中重点为法院关于诉讼时效的不同审判意见,以及报酬数额的计算与确定。实务导师认为,应该首先从理论上分别界定奖励、报酬的概念,再讨论纠纷是围绕奖励还是报酬产生的;在报酬的数额计算时,可以围绕《专利法》修改草案与《技术成果转化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展开研究;在进行案例实务分析时,要有意识地进行角色假想、角色训练,即站在原、被告或法官某一方的角度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以更加清楚的对审判实践中的具体裁判进行理解。

    王浩莉同学的汇报主题是网络域名的权属、侵权纠纷案例检索分析,希望通过对实务案例的分析发现一些实践中各方应当注意的问题。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域名的概述、样本案例情况、研究意义与相关法律规定及研究内容。关键部分为样本案例情况,通过分析表面现状发现原因;另一个重要部分是研究内容,针对现状具体分析情况,提出一些问题。实务老师认为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受益的角度,网络域名不仅仅是法律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商业问题。要站在问题的根本思路上,考虑商业问题,提供法律建议。







undefined


论坛的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


undefined


(论坛指导老师:王思锋院长和邱洪华教授)


undefined


(论坛点评嘉宾:韩畅老师)


undefined


(论坛点评嘉宾:宁超老师)


undefined


(论坛主要发言人及其发言主题)


 文稿:西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编辑:曹健

审核:邱洪华